“治病救人,这本来就是医路我们从医者的天职。”在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东坝镇大迳村总能看到一位身穿白大褂、拄拐医生拄着一双木拐、郑仁丈量载行挎着一个药箱、才副手推着一辆小三轮的拐杖医生,走过村里的医路每个角落去行医。
他是拄拐医生大迳村卫生站的医生郑仁才,初中时因意外受伤感染,郑仁丈量载行右腿截肢,才副自此再也没能离开拐杖。拐杖1994年12月,医路23岁的他成了大迳村这一边远山村唯一的医生,开始了他拄拐行医的漫漫人生路。
28年来,十副拐杖丈量二十七万余公里行医路,郑仁才以他的曲折笃行的人生,默默守护千余村民康乐连年。在2022年,入选云浮好人。成为云浮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优秀基层工作者光辉代表,正是一个个如郑仁才一样的人,用行动诠释敬业奉献的真谛,引领乡风文明的振兴。
“拄拐医生”郑仁才
一个信念,鼓舞半途成医志
“我们身上有不舒服的地方,就会打电话请他过来帮忙看看。”1994年23岁的郑仁才接过老村医的接力棒,成为村里唯一的村医,村民们都会请他过来家里看病。
郑医生的从医之路却颇为曲折,他1971年出生在大迳村委志路坪村,小时候的他从未想过成为一名医生,直到初中时的一次意外,让他的右腿受伤感染,只能无奈截肢。面对着身体上的残缺,他没有倒下。“截肢之后,腿上还是反复痛,当时也没有条件经常看医生,就自己找医书来看,看多了也能给自己治疗了。”一次次的尝试,在几年后,郑医生的医术有了不小的进步,经常有村民请他帮忙看些小病。在口碑和医术逐步提升后,他萌生了做医生的想法,于是开始系统学医。
“原先大家建的房子比较分散,基本都在山上,道路都是泥巴路,如果碰上下雨天,正常人都很难走上去。”90年代的农村柏油路还很少见,加上医疗物资匮乏,教拄拐走路的郑仁才非常难。“那时我还摔了好几跤都上不去,幸好几个村民连拉带推地把我拽上来。”郑仁才一边笑着跟记者说,一边用手比划着当时的情景。如今的他,仍积极参加各级卫生系统举办的培训班,抓紧一切机会学习,不断提高医术,以不辜负村民需要他成为“全科医生”的指望。
风雨拦不住,拄拐行医去
一双拐杖,“丈”量28载行医路
沿着一条弯曲的盘山公路缓缓驶入大迳村,一排排昂然笔挺的松树下,村民正挥舞驱牛棒,驱赶着掉队的黄牛。大迳村是一个有着2500多人的大村,常住人口却只有1000人左右,大多是老人和孩子,且居住分散。
在农村地区,为最大程度利用好仅有的医疗资源,卫生站的医生也是村民的家庭医生,出诊频繁。
这对郑仁才向来不易。尤其是偏僻的连车都进不去的住家,他只能拄拐杖,背上药箱,踏着泥泞、碎石一步步走。“不用自己制作的拐杖根本走不了,自己做的不仅结实还能用好几年,这把已经陪伴我三四年了吧。”28年来,郑仁才走过27多万公里的山路,用坏3辆三轮车,更换10副拐杖,每天接诊近10人。
无论寒暑、无论风雨,只要村民有需要,他从未推托。一天凌晨两点多,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他从睡梦中吵醒,听到电话那头的求救声,他急忙拄着拐杖向来电的谢婆婆家赶。“那天情况比较紧急,我马上背上药箱,拄着拐杖就过去了。”经过检查,谢婆婆应是肾结石引起的疼痛,郑仁才立刻给她打针缓解疼痛,才送到医院进一步治疗。之后,郑仁才隔三差五打电话关心谢婆婆的情况,得知手术顺利,悬着的心才放下。这样的例子不计其数。
一本病例,守护村民似亲人
“黄婆在家吗,我来给您送药了。”走进院子,郑仁才从药箱里拿出测压仪,“好几天没给您测血压了,我们去桌子那边坐下来测一下吧。”郑仁才常常会在村里给“老病号”测血压、把脉、听心率、开处方,细心嘱咐注意事项。“郑医生医术很好,尽心尽责,我们村里的身体上哪里不舒服了都会第一时间请他帮忙看看。”黄婆笑着对记者说。
为村里老人量血压
“这次血压很正常,还是要保持定期活动活动下。”体检完后,郑仁才从药箱里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,将体检情况一条条记录上去。在笔记本上,这样的记录已经有很多条了。“这个本子记录了村里大多数老人的身体情况,是他们的一个病例册,每一次给他们检查完都要做好记录,方便了解他们的情况。”一条条清晰的看诊记录都被郑仁才写在了笔记本上,他会将这些情况上报到镇里,录入全国慢性病管理系统,以后村民如果去其他医院就诊,医生也能最快时间了解病人的过往病史。
他的默默付出,村民们都看在眼里,记在心上。考虑到他的腿脚不便,村民们每次去镇上都会问他有没有需要补充的药品,可以帮他带回来。遇到什么困难时,也会习惯性问问他的意见。对于村民而言,郑医生不仅仅是他们的家庭医生,更是他们信赖的亲人。在大迳村,基本上每一个村民的手机里都存有郑仁才的号码。
“嘀嘀嘀,嘀嘀嘀。”电话铃声又一次响起,郑仁才接通电话后,从椅子上站起来,拄起双拐,缓步来到药室,把一盒盒药物装进药箱,再把药箱挎在身上,拿起桌上写有“出诊中”和电话号码的纸牌走出了卫生站。
郑仁才又出诊了。
【见习记者】符诗富
【来源】南方农村报